
中鋼天澄科技成果:“燒結機頭(球團)煙氣袋式 除塵技術與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3-02-10
2023年2月8日,由中鋼天澄自主研發,與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鋼萊蕪鋼鐵集團銀山型鋼有限公司共同申請的“燒結機頭(球團)煙氣袋式除塵技術與應用”通過科技成果評價(鑒定)。鑒定結果指出——該技術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頂部垂直進風袋式除塵器在工業煙氣凈化領域的推廣應用。
此次成果評價(鑒定)會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與中國金屬學會共同組織在京召開。評審委員會由鋼鐵研究總院殷瑞鈺院士、清華大學郝吉明院士、浙江大學高翔院士,以及來自生態環境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首鋼集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等單位的11位資深專家學者、行業代表組成,殷瑞鈺院士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郝吉明院士和高翔院士擔任副主任。會上,評價委員會聽取了中鋼天澄姚群教授代表項目團隊作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情況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觀看了工程應用視頻。
眾所周知,鋼鐵行業的環保重任在燒結,而燒結環保的關鍵在機頭,但是,燒結機頭脫硫脫硝系統并非都能穩定運行,如濕法脫硫塔結垢、積灰、堵塞,影響脫硫效率;活性炭裝置吸附效率和穩定性受到影響,顆粒物超標;粉塵中含重金屬,影響脫硝效率等,從而不能穩定實現超低排放,停機檢修又影響燒結生產,難以保障企業的環境績效達到A級,成為企業“卡脖子”的痛點難點。究其原因是電除塵效率不高,出口顆粒物含量太大。而袋式除塵出口顆粒物含量低,但傳統袋式除塵又受燒結機頭煙氣性質和特征的影響,成為機頭除塵的“禁區”,如何實現袋式除塵的技術突破,成為業內的一個世界難題。
2015年起,中鋼天澄研發團隊聚焦聚力該掣肘難題,歷經多年研發和熱態工業試驗,自主研發了燒結機頭袋式除塵工藝、袋式除塵裝備、耐高溫耐腐蝕抗板結過濾材料、除塵器安全結構等核心技術、裝備和材料,并成功建成投運了全球首臺套大型燒結機頭煙氣袋式除塵示范工程,實現了顆粒物高效去除和脫硫脫硝系統穩定超低排放。該成果,結束了國內外燒結機頭袋式除塵"禁區"的歷史,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技術和裝備,是我國在燒結領域環保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為燒結機頭煙氣除塵提供了一種高效、節能的解決方案,為促進鋼鐵工業高爐-轉爐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先進技術選擇。該項目獲得授權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2項。
截至目前,“燒結機頭(球團)煙氣袋式除塵技術”已先后在新余鋼鐵、萊鋼銀山型鋼等6臺燒結機上應用。作為全球首臺套的新余鋼鐵7#360㎡燒結機頭袋式除塵超低排放改造項目,自2021年9月投運以來,系統運行穩定,燒結生產保產增產,綜合能耗下降40%以上。經第三方檢測,達到超低排放:顆粒物濃度5.4mg/m³,平均阻力650Pa,漏風率<2%。該成果的應用,為燒結機頭煙氣除塵提供了一種高效、節能的解決方案,為促進鋼鐵工業高爐-轉爐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先進技術選擇。
中鋼天澄將繼續圍繞鋼鐵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難題,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優化治理工藝和技術路線;加快推進成果轉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貢獻力量,以高水平、綠色節能、降本增效的好技術好產品好服務,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